首页 > 工作案例

讲好南仁东故事 传承科学家精神

发布时间:2022-10-08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精神的作用是巨大的。

辽源市科协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们牢牢把握学习宣传南仁东精神这根主线,以“讲好南仁东故事”为使命,深入挖掘辽源籍科学家南仁东的事迹。通过广宣传、创机制、搭平台、建体系等措施,鼓励人们投身科技创新,使南仁东精神的“星火”点燃辽源大地。

南仁东

人民科学家南仁东

南仁东,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首席工程师。2019年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1945年,南仁东出生于吉林省辽源市,先后就读于辽源中兴小学(现南仁东小学)、辽源四中、辽源五中。1963年,他以“吉林省理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先后获得理学硕士、博士学位。

1993年,南仁东首次提出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计划。2016年9月25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启用,完成了他为之奋斗22年的心愿。

讲好科学家故事

为弘扬科学精神,辽源市科协以“讲好南仁东故事”为使命,深入挖掘南仁东事迹。科协举办系列“南仁东”事迹报告会,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系列宣传报道,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在促进辽源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建功立业。先后组织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青少年科技教育名师”评选活动,评选出3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和10名“青少年科技教育名师”,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表彰10名“辽源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升科技工作者荣誉感和自豪感。

辽源市科协通过完善机制,将南仁东精神融入社会各领域。“南仁东”精神是辽源人民的宝贵财富,为使其科学家精神能在社会各领域开花结果,辽源市科协积极探索实践“四走进”“五联动”“六共建”机制,在全市各领域融入科学元素,完善科普设施建设、培育先进典型,促进公民科学素养提升。

辽源市科协组建200人“科普专家服务团”和 2000余人“科普志愿者服务队”,以“科技之冬”“科普大集”“科技三下乡”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基层开展科普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城乡覆盖面达80%以上。通过典型培育和带动,科协认定23家“辽源市科普工作示范基地”,先后培育国家级科普先进集体21个,先进个人24人。南仁东小学等8家单位获“吉林省科普工作示范基地”称号,13家科普场所被认定为青少年科普研学实践基地。

同时,科协搭建平台,支持“南仁东”科技场馆建设。科技馆是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平台。2021年11月,辽源市科技馆正式开馆。在展陈设计中,辽源市科协突出“南仁东”元素,重点打造“南仁东”厅,设计了观天之梦、中国天眼、南仁东星等专题展区。设立“南仁东”形象雕塑,申请建设南仁东广场,使更多的辽源百姓能够了解南仁东,让科学家精神得到广泛传承。

辽源市科技馆“南仁东”厅

辽源市科协还主动对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将科技馆申报为国家天文台辽源天文科普教育基地。全力支持南仁东小学争取场馆展陈资金50万元建设科技馆、校史馆、创课教室和steam教室,每年有近万余名师生参观体验。

播下创新“种子

此外,辽源市科协还打造品牌,设立“南仁东”科技创新奖,从娃娃抓起,激发和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辽源市科协在第六届、第七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设立“南仁东”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已有20名青少年获此奖项。

辽源市科协在吉林省率先创建“家校科技联盟”体系,主动承接全省青少年益智竞赛和全省三模比赛,组织青少年参加全国、省级各类科技竞赛,累计参赛作品万余件,获奖数量名列全省前茅。辽源市科协2次被评为“全国基层赛事优秀组织单位”,15次被省科协评为优秀组织单位。通过赛事的开展,培养发现了一大批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为培养更多的科技后备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