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案例

篆刻时代记忆 谱写科学华章

发布时间:2022-10-07    

“596工程”、“863计划”、交大西迁等重大科技事件中,有着怎样动人心魄的幕后故事?竺可桢、钱三强、于敏、谷超豪、王忠诚、吴良镛……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背后,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奋斗历程?

这些封存在浩浩历史中的珍贵史料,裹挟在时代洪流中的吉光片羽,在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以下简称“采集工程”)的实施下,得以保存得以传播,为公众了解老科学家的科研人生、探索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研究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详实的素材。

从采集工程2010年正式启动,已经开展了646位老科学家及科学家群体的资料采集工作。十多年来,采集工程致力于构建“采、藏、研、展、教、宣”六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将收集、整理科学历史资料的学术研究功能与教育、宣传科学精神的功能集于一体,不断进行内容更新、项目拓展,弘扬科学家精神,彰显科学文化底蕴。

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邓楠同志主持(2010年6月4日)

制度先行 构建大联合、大协作机制

2009年,中国科协组织了针对两院院士群体的摸底调研,并向国务院报送了“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史资料亟待抢救”的调研报告。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由中国科协牵头,联合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文化部、国资委、解放军总政治部、中科院、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11个部委,研究制定了《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实施方案》,并于2010年正式启动。

多部委联合是采集工程的一面旗帜,形成了以采集工程专家委员会作为最高学术咨询组织,由采集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统筹协调,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运维管理,科技史研究机构、文献档案机构、出版社以及地方科协共同组成的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机制。

制度先行是采集工程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在采集工程项目启动之初,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研究起草17个基础文件,从根本上保证了工作程序、采集质量的规范和有序。以基础文件中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范围》为例,《采集范围》规定了15大类资料采集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具体资料名称及归类要求,为开展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全面提高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管理水平、业务能力提供了基本依据。

为了采集工作的顺利开展,采集工程项目组每一年度都要为新参与的采集人员开办培训班,有一套完整的采集流程及规范要求。采集小组最核心的构成是要有理解科学家学科专业的人和相对比较熟悉科学家一生经历或具有科学史专业背景的人,并且“由于涉及档案专业、情报、特殊文献这些专业内容,达到采集小组的最佳配置,最好还有一个懂得情报档案编目工作的人”。因此每一年度的小组人员审核与培训保证了采集小组人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采集工程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教授张藜强调制度规范文本对采集小组的重要指导意义,“我们在工作指南上每一步都写得非常清楚,采集小组的人员资质至少要涵盖哪些、任务书的标准格式、需要小组认真思考填写的,我们都给标出来。就用这样的模式,包括访谈该怎么做,一步一步地教、提供范本,传记该怎么写。”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采集工程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及联合采集工作开展的需要,2019年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启动基础制度优化建设相关工作,借鉴有关国家档案行业标准的规定,结合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方式、保管要求、利用需求、整理技术要求等具体情况,对现有制度进行修订,进一步提高了采集工程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迄今为止,采集工程启动以来,全国共有30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等承担了采集工作,4000余名科技工作者直接参与采集工作,每个参与项目的人不仅是历史记录的梳理者、学术资料的采集者,更是科学精神的传递者。

采藏研结合 掌握一手资料

科技强国事业,薪火相传;十数载采集路,步履不停。

十余年的工作,采集工程累计获得实物原件14万余件、数字化资料近34万件,音频资料近56万分钟、视频资料近47万分钟,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类型最广泛的科学家珍贵历史资料收藏工程。

采集工程已采集收藏的资料,目前暂存于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内的采集工程馆藏基地(1500平米)和中国科协魏公村办公区特藏室(300平米)。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在建设中,这将成为中国科学家文献和实物的收藏管理中心、学术思想研究中心、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宣传展示中心,成为中国科学家的精神殿堂和情感家园,成为全社会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馆藏基地

采集工程同步开展科学家资料研究工作,获得了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已出版科学家学术传记150册,是目前国内最为系统的科学家学术传记丛书,《中国科学报》印刻专刊共刊发文章350多期,以采集工程为基础的研究成果不断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刊出,为科技人物宣传、科学文化建设积累了客观丰富的材料。

为了激发青少年树立科学强国的意识,投身科学事业的志向,采集工程依托详实、丰富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和采集工程史料,面向青少年群体的《“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已出版三辑共24册,作为国内首套权威、成体系的中国科学家绘本丛书,出版后多次加印,总发行量近百万册,荣获诸多奖项。

展教宣同推进 弘扬科学家精神

采集工程自开展以来,为共和国科技史积累了大量史料、有力推动科技人才成长研究、科技人物宣传,为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科学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组织基础。

为进一步做好弘扬科学家精神工作,将科学家精神公共产品送到基层、科技工作者身边,采集工程深挖科学家精神研究底蕴,汇聚专家智慧与团队力量,从数十万件实物及数字化资料中仔细甄选展品,精心设计、倾力策划了“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坚守初心·为梦前行——老科学家捐赠资料选展”、“‘恰同学少年’科学家成长足迹展”、“众心向党·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笔鉴丹心--手稿中的科学家精神主题展”等多个主题展览。

2013-2017年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

2019-2022年我和我的祖国—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

与此同时,依托采集工程建立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以及以“中国科学家”微信公众号为核心,辐射微博、头条号等的新媒体宣传矩阵,将普通百姓看似触不可及的老一辈优秀科学家求学求知、成长奋斗、科研报国、教学育人之路等故事,以图文、海报、数据长图、手绘长图、短视频等通俗易懂、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从初建至今,总发文量近万篇,阅读量1.9亿次。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获选2021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

采集工程面向社会的宣传展览活动,因为一手资料而真实,因为有人文温度而感人,因为有科学的组织规划、行之有效的举措、各行各业的共同参与、通力配合而前行不辍、未来可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