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案例

为世界一流期刊建设提供“智慧”支撑

发布时间:2022-10-07    

2022年8月25日,《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这一备受业界瞩目和关心的成果在第十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发布,该书对我国科技期刊总体情况进行系统整理并提出合理的分析与预测。

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和《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自2017年起,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连续6年组织编写《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持续记录中国科技期刊发展历程,推介我国期刊发展理念,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作为我国科技期刊领域的专业理论书籍,《蓝皮书》已获得了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与认可,截至目前,总浏览量达920000次,总下载量2700次以上,总被引已达500次以上。

创先河

《蓝皮书》总体目标和定位是以第三方视角、真实的数据和实际的调查,对我国科技期刊总体情况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预测,尽可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当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优秀经验,研判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可持续发展路径,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

按照规划,《蓝皮书》以三年为一个周期,第一年呈现科技期刊总体情况,第二、三年探讨热点内容。2020年起,《蓝皮书》英文版在全球同步出版发行。

《蓝皮书》2017版首次系统梳理我国科技期刊整体现状,分析面临的问题和挑战。2018版以“科技期刊的融合出版”为主题,对我国融合出版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分析。2019版以“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发展路径”为主题,探讨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可行路径、政策环境和保障体系,提出推进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策略。

2020版《蓝皮书》开始第二周期,基于全国期刊年检数据和国内外知名数据库,对比2017版数据,呈现我国科技期刊和科技论文全貌,并剖析了产业变革和市场融合推动科技期刊发展现状与趋势。

《蓝皮书(2020)》于2021年3月首次出版了英文版,是基于权威数据呈现中国科技期刊整体现状的唯一英文文献,向世界展示中国科技期刊和科技论文的总体现状。2021版是“开放科学环境下的学术出版专题”,梳理开放科学发展、开放科学平台和开放出版进展,探讨开放科学环境下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策略。

即将出版的2022版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学术出版与交流平台专题”,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研究数字出版技术变革、数字资源与学术交流平台进展与趋势,探讨并提出数字经济时代的中国学术出版融合与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发展建议。

集广智

《蓝皮书》作为首次全面反映中国科技期刊面貌的书籍,准确性和权威性尤为重要。

在编写之初,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就决定以多位院士和学术出版领域专家为核心智囊,凝聚和调动国内科技期刊出版领域一流研究专家和学术资源,以此保障编写力量的高站位、高水平、高效率,编制内容的权威性、专业性、前瞻性。

专家委员会由相关领域的院士、知名学者和业内人士组成,涵盖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教育部及相关学协会的专家学者,负责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的确定,终稿的审定。

以编写委员会为主体成立“编写组”,本着开放、协作、共享的开放研究原则,建立开放研究机制,广纳贤才,编写组成员辐射面宽,代表性强,参与度高。

同时,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科技期刊发展促进处组成秘书组,推进与协调《蓝皮书》的编制工作进度。

《蓝皮书》以一手数据为统计分析基础,组建数据组,以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期刊年检数据为主,结合新批期刊名单和行政审批许可结果数据,确保基础数据的及时性,数据采集力求准确全面。

出版社严把出版质量关。科学出版社作为出版单位先是确定责任编辑进行编辑加工工作,定稿后专门安排资深编审对全书进行通读式的“审读”,严把出版质量关,最后责任编辑进行“印前检查”,确保出版质量。

论方法

《蓝皮书》每年由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以年度科技期刊项目的形式确定承担单位后,在中国科协的组织下,由项目承担单位按照预定方案开展研究编撰及编辑出版工作。

顶层设计至关重要。《蓝皮书》的顶层设计——《编制工作方案》是关系到其成功与否的关键。编写组层面在酝酿年度主题时广泛征求业界意见,进行深入论证,先行提出“主题及框架大纲”草案,然后面向专家委员和编写委员征求数轮意见,基本达成共识后,再提交专家委员会讨论确定。

数据来源可靠、统计分析科学是源头。全国期刊年检数据具有无可争议的权威性,坚持及早获取并科学分析;对于数据的核对、整理、选择、合理使用是关键。

编写组成员应少而精。“主题及框架大纲”确定后,“数据来源”也确定了,关系到《蓝皮书》质量的重要因素就是“写作班子”——编写组成员(包括每章牵头人)了。执笔人的“整体素质”“认真态度”“投入精力”等方面是全书质量的关键因素,坚持精选编写组成员,充分发动大家推荐人选;也可先确定“牵头人”,由牵头人推荐执笔人。总之,“执笔人”的素质和质量决定了全书质量。

研究进度往前赶,研究力度应加大,研究广度应拓展。研究进度前移的目的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编制工作。实践证明,“第一稿”质量的高低基本上决定了“终稿”质量的高低,因此,要“往前赶”,多把关,多打磨,对“第一稿”要高标准、严要求。

在研究编制过程中,编写组力求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形成学术争鸣。“磨刀不误砍柴工”,吸取前几年的经验教训,“研究编制”方面要在“研究”二字上很下功夫,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要在“讨论”和“争鸣”中进行编制工作。

同时,《蓝皮书》在国家关于科技期刊的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方面已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2021年,全国两会代表依据《蓝皮书》数据进行提案建议。

《蓝皮书》也获得国际同行高度关注,国际科学、技术和医学出版商协会(以下简称STM)将《蓝皮书》出版的消息推送给重量级会员,并称其是首部反映中国科技期刊发展历程的系列图书。STM年报还吸纳《蓝皮书》数据用以展示中国科技期刊和科技论文的发展现状。

6年来,《蓝皮书》展现了中国科技期刊的整体图景,以实证研究方式比较分析了中外科技期刊的质量现状及增长趋势,启发了多种期刊研究角度,更为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成长提示了较为清晰的发展路径与可行性建议。

杨卫院士发布《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专家委员会会议现场

第十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发布《蓝皮书》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